[002交換日記:公園裡那些葉子的故事]
蔚昀:
今年台灣的秋天來得早,十月初的涼風一下子就讓人忘了夏日有多殘酷,家裡的冷氣終於不再運轉,電風扇從原本四、五支鎮日全力運轉,漸漸的,關掉一支、兩支,到了月中,終於全部停工,我們關起窗戶,蓋著涼被,睡在榻榻米上,享受亞熱帶國家難得的舒適氣候。
台灣的春秋兩季一向短,前後不超過兩個月,比春季好的是,秋季雨少,不若春天綿綿細雨不停,乾燥清爽的天氣很適合帶著孩子出門玩耍,我們把握著這珍貴的秋日時光,幾乎天天都往外跑,常常整個下午泡在公園裡玩。你在信上提孩子玩落葉,那麼巧!我們這幾天也在玩葉子呢!
十月上旬,為了爭取同志婚姻權,同志人權團體發起「彩虹圍城」行動,號招民眾包圍了立法院,我們也去了,也許是天氣太好,集會人潮比想像中多,塞滿了立法院前的十字路口。坐在群眾裡,一歲的澄澄有點焦躁,廣播器好大聲,那麼多陌生人在身旁,他不安、想哭,很想鑽到我懷裡,但地上的一片乾枯落葉突然轉移了他注意力,他把落葉握在小手掌裡摩擦,撕碎,然後灑在地上,我趕緊到一旁的花圃,撿回了更多落葉,澄澄就這樣安安靜靜的玩了一個小時。
我開始注意路上的落葉,如同你信中所說,原本我也覺得落葉有點髒,帶著土後,更不想拾起,但現在在我眼中,那些落葉都是免費的好玩具,反正兒子本來就在沙坑土堆裡玩,落葉上有沒有土又有什麼關係?我幫他撿起了大大小小的落葉,小葉子可以和其他孩子玩辦家家酒遊戲,幾片葉子就是一盤好菜,大葉子是搖扇,拿在手中晃啊晃,澄澄得意極了,玩完了,葉子隨手一丟就歸於塵土,毫無負累的回家,這玩具多棒啊!
我好奇詢問了周邊朋友是否讓孩子玩落葉,有人不讚許,認為路上髒,有流浪動物便溺與垃圾,孩子玩一玩,手又往嘴裡送,也有人同樣熱愛落葉,前提是要關起耳朵不聽路人閒話叮嚀。
一位植物學系的朋友倒是給了我很好的叮嚀,比起眾人打滾啃咬的塑膠球池,落葉其實不算髒,但必須注意是否噴灑農藥。這一聽才讓我警覺,台灣是多麼熱愛噴灑農藥、落葉劑、除草藥劑的國家,平時飲食購買蔬果時處處留意,怎麼偏偏在孩子遊戲上忘記這一點?
台灣的行道樹會噴藥,別看樹長得高,葉子的藥劑殘餘量也很高,朋友安慰我,如果是自然的落葉樹種就不太需要擔心,想要判別是否為自然落葉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聞聞看有沒有藥味,另一種是觀察外觀,潮溼、綠色的葉子不要玩,枯黃的葉子可以,若真的擔心不擅長辨認,那麼秋天就玩楓香樹葉,夏天就玩阿勃勒吧!另外,為了保護水中生物,生態池旁的植物也不會噴藥。
突然之間,我想到同樣在十月初進行的「巢運」,上萬名群眾在台北市最高貴的「集合住宅」帝寶前夜宿,要體驗在一坪600萬元的地皮上睡一晚是什麼滋味,沒想到帝寶前的草皮與灌木叢竟然事前噴灑了農藥,那藥劑的味道讓人受不了,我在帝寶門口待沒五分鐘就躲到另一頭去了。現在回想,帝寶一坪可換台灣他處一間房,一個月管理費比年輕人22K還高,草皮竟然是噴農藥而非無毒害方式或人工親自養護,我們對於周遭自然環境所受的荼毒與人類遭受的殘毒,實在太漠視了!
我不怕孩子玩得髒,不怕他一身狼狽,看到兒子拿湯匙挖土往嘴裡送,我也能一笑置之——只要那些土、那些葉子是安全無毒的,但我其實無法完全保證,只能盡我的常識認真判斷,為他挑選看起來像是「自然枯黃」而分「人工乾枯」的落葉。我默默的祈禱,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撿落葉、玩落葉,然後注意到噴灑藥劑的問題,促使政府改變公園草地樹木養護辦法。
此時我真希望自己有一座小園子,讓他無憂無慮的體驗自然環境四季變化之美,我的孩子可以在口袋塞滿落葉當寶藏,我會教他玩葉子拓印的遊戲,和他一起學用葉子吹笛子。不過今晚,我就打算先告訴他一個狐狸將落葉變成金幣的故事,我想他一定會喜歡。
淑婷
寫在最適合玩落葉的秋季午後